我的理想二年級作文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4: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理想二年級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我的理想二年級作文

篇1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職業(yè)愿景。有些人想要做公務員,有的人想自己創(chuàng)業(yè),有的人夢想成為自由職業(yè)者等等。

However, my ideal job is teaching. Firstly, I’m told that teachers have a high income. With the high income, I can open a training school to help the children in poor families with their education. Secondly, teachers always have summer and winter holidays, thus I will have more free time to relax myself. More importantly, teachers are angels to students, who can pass on the knowledge to students as well as help them develop their hobbies and interests. I can’t imagine how happy I will feel when I see my students become elites.

然而,我的理想是教書。首先,我被告知老師的工資很高。若有很高的工資,那我就能開個培訓學校來幫助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第二,老師有著寒暑假兩個長假期,如此我將有時間放松。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來說老師就是天使,傳授孩子們知識幫助他們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我無法想象如果我的學生都成為人才,我會多么的開心。

篇2

歲月如歌而過,以前留下的是稀少而稀少。回首往事,卻又留給我無盡的遺憾。感覺有一段時間中,時光是飛快地不合邏輯地流逝的的。時光一刻都沒有停留,我的童年時光也就隨之而流。

有些事情,依然留存在腦海里。但又總是模模糊糊的,好象依然記得,又好象已經(jīng)忘了。有些在記憶中揮之不去,有的卻又怎么都想不起來了。

讓我記憶猶為深刻的便是從我一年級到現(xiàn)在的愿望漂流瓶了。

當我第一天背著書包踏進校園的時候,我就被校園里的風景所吸影住了。我好想一直停留在這個地方,然后一輩子不走。那時很小也很天真幼稚,所以總會有很多只屬于那個年齡的小孩的想法。

當我走進教室,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問我們:“同學們,你們的理想是什么?”當老師叫到我的時候,我毫無顧忌的說:“我要當校長。”然后老師笑了笑,慢慢地撫摩著我的后腦勺,然后說,只要我努力,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xiàn)的。她還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我,那一刻我的心里暖暖的。

那時我甚至給自己下了要求,以后一定要實現(xiàn)這個理想。

二年級又到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記了一年級的那個理想。二年級的我一直認為那個理想真的十分的可笑,或許只有自己的那時才會想出這樣的理想。我暗自偷笑,心想我這次的理想一定會比上次更受表揚。

上課了,老師依舊還是問我們關(guān)于理想的問題。因為那段時間我酷愛科學,一直以為自己以后能在那個領(lǐng)域有很好的發(fā)展。于是我思考片刻后就對老師說:“我的理想是當科學家。”這回老師并沒有笑,她拍拍我的肩膀說:“那你要努力喔?!蔽蚁蛩c點頭。

那時的我根本就不知道當科學家的意義,竟還這樣信口開河。

其實時間過得很快,我的小學三年就這樣過去,說真的還是充滿著不舍?;叵胍郧八龅狞c點滴滴,真是不能與現(xiàn)在相提并論。

那時由于一次意外作文得獎,我喜歡上的寫作。甚至有過很瘋狂的行為,那時候每天都會堅持寫一兩篇作文。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寫小說,然后就無法自拔。記得那時我寫過好多的校園小說,以前讓我引以為豪的小說現(xiàn)在看看,其實并不怎么樣。

三年級了,談理想的方式也換成了寫作。我在作文中寫道:我的理想是作家,假如我是作家我會怎么樣怎么樣,反正就是很不實際。但是還是得了95分,老師還當眾朗讀了我的作文,并且表揚了我。

到了四年級,我已經(jīng)不再去想那些關(guān)于理想的東西了,我只是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你有這樣愛好不代表你今后就要朝這個方向發(fā)展,一切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但是我終逃不過習作的束縛,以前我最喜歡夸夸奇談了,可是現(xiàn)在卻一句話也憋不出。是不是我正在走向退化,但盡管這樣,我還是在作文本上寫上了金光閃閃的三個字:心理學家。老師依舊是表揚了我。

但是我卻不像幾年前那樣高興了,反而像是背上了一種累贅。

到五年級了,在寫關(guān)于理想的作文的時候。我只在上面寫了一句話:我真的累了,往后的生活我的理想只是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老師還是表揚了我,她說:“其實你長大后才會明白,理想遠大是沒有用的,只有適合自己的理想才會夢想成真?!?/p>

我向老師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jīng)明白了。

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這些理想來看,我真在一步步的成長,那些似乎又已經(jīng)是往事了。我只能去回憶它,卻不能再去像當年一樣做一遍。

站在童年的尾巴上眺望少年的成熟,在時間的不知不覺中。有時會突然想到,原來我已經(jīng)長大了。真的是匪夷所思,只有長大了才會明白。

篇3

一、循序漸進,制定作文訓練計劃

教學生寫好作文絕非是一日之勞,它必然是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它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教學的階段性和連貫性要求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字詞的積累到詞句的訓練,到段落的訓練,再到篇的訓練,整個過程要呈現(xiàn)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我在低年級教學中為學生設計的作文啟蒙訓練步驟是:1、一年級第一學期――會用學過的詞語寫分別寫1―3個句子;2、一年級第二學期――會圍繞一個主題(或一幅圖)寫幾句話(或一段話,50字左右);3、二年級第一學期――會圍繞一個主題(或一幅圖)寫一段話(100字左右);4、二年級第二學期――會圍繞一個主題(或一幅圖)寫1―2段話(150字以上)。這樣的訓練就為三年級的正式作文奠定了語言基礎。

二、培養(yǎng)興趣是關(guān)鍵

《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寫話訓練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边@就是說,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選取學生喜于接受、愿于表達、樂于動筆的話題和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寫作的束縛,使學生敢于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產(chǎn)生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

例如,通過講故事談感想來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我常會利用空余時間給孩子們讀(或講)一些童話故事,讓他們聽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并引導他們課外多讀一些故事,并給他們提供時機讓他們講給同學和老師聽,并談自己的感想。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把課本學過的課文和課外讀到的故事的感想寫下來。

再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新年祝?!敝黝}班會――新年到來了,讓學生暢談自己打算怎么過新年,你想對親人和同學說些什么?“感恩母親”主題隊會――母親節(jié)要來了,你想對母親說些什么?......通過這些活動把學生內(nèi)心真切的感受挖掘出來,然后引導學生給同學、老師、父母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可以寫成日記,也可以制作賀卡)。

三、課前說話,帶動觀察

低段學生缺乏觀察周圍生活的習慣,不會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積累素材。我在教學中堅持開展課前三分鐘說話活動,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聽到或經(jīng)歷的新鮮事。因為小學生大多喜歡爭強好勝,希望自己所說的都是其他同學喜歡聽的,自己能比其他同學說得好,很自然就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去捕捉和觀察生活中遇到的有意義的和有趣的事。比如:家里新買了什么家具或電器?父母今天對我說了些什么?村里新成立了什么組織?學校發(fā)生了什么新變化?身邊有哪些好人好事?我的理想,我的新發(fā)現(xiàn),我新讀的故事等等都可以作為課前說話交流的內(nèi)容。這項活動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觀察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為寫作打下了基礎。在說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嘗試著把自己講的寫下來。

四、引導學生寫日記或周記

一年級學生由于識字局限,加之拼音使用不是很熟練,寫日記和周記的難度較大,所以我一般從二年級起開始訓練學生寫日記或周記。因為是剛剛開始,所以要求較低,學生想些什么就寫什么,只要是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就可以,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寫日記或周記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又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養(yǎng)成留心生活的良好習慣。

五、注重激勵,培養(yǎng)自信

篇4

我實習的內(nèi)容主要是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既然是實習教師,語文教學自然是重點。

我實習的班級主要是初一班,是兩個很優(yōu)秀的班級,他們的語文老師,也就是我的指導老師,是語文教研組的組長,市高級骨干教師。他們使用的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初拿課本時讓我壓力倍增,因為我作為他們的實習老師,總要做好給他們上課的準備。然而,當教師是我的人生追求,是我的理想職業(yè),我不想輸在起跑線上,我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我想我的學生都是最棒的。所以,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教好他們,正是我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還好,我是幸運而且是幸福的。我遇見了一位專心致志、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且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我的指導老師。我首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入手。既然指導老師教的這么成功,學習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經(jīng)驗自然是一條捷徑。實習開始的兩周,我便專心聽指導老師的課,揣摩他的教學風格。他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習方法的指導和知識細化且全面。他為人謙遜隨和,工作很負責,很熱心地告訴我怎么聽課,在課堂上如何觀察學生,如何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適當?shù)姆磻?,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做到師生互動,讓學生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激情,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提高。在聽課的過程中,我看見我的指導老師正這樣做著。

在聽課的同時,我也對班上學生語文水平進行了調(diào)查。通過作文、作業(yè)的批改再加上自習時間和課后時間與學生交流的了解,全班的學習氛圍很好,課堂紀律和作文、作業(yè)上交情況都很好,學生課前預習自覺、準備充分,這為老師進一步牢固學生基礎和講授新課帶來很大的動力和信心。當然,我相信這樣良好的學習精神與老師長期的細心指導和習慣培養(yǎng)是密不可分的。

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的是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無疑,新教材的指導思想肯定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指導老師在課余還教我如何去研究教材,如何去備課。他要求我先熟悉課本,明確教學內(nèi)容,了解掌握教學重難點,確定教學思想。教學案中的問題應該是具有啟發(fā)性的,對理解課文、感受作者寫作意圖起關(guān)鍵作用的。教學思路不是大問題,這些啟發(fā)性問題的設置就大有學問了,不僅要對教材十分熟悉,有透徹的理解,還要有自己的獨特感悟,十分地費腦筋。

在備課方面,指導老師也給了我講述了一些注意事項。備課時,不要巨細無遺,那樣在上課的時候可能很難找到要講的東西,最好只是提綱挈領(lǐng)的一些東西,再補充一些重要的關(guān)鍵性的知識,具體的要用到的知識,自己應該十分熟悉,記在腦中。上課的時候思路要清晰,條理要明確,不能照本宣科,而是根據(jù)課堂的進展情況,適時調(diào)整教學,而且調(diào)整時要做到教學活躍、過渡自然。

記得第一次給學生上課后,指導老師給予的意見和評價,他說:“因為你是初次上課,有些緊張,教態(tài)略顯拘謹;沒有教學經(jīng)驗,在細節(jié)處理上略顯生澀;但是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你這是一堂結(jié)構(gòu)非常完整的課;作為老師,你的基本功很扎實,如:普通話標準,板書工整清晰,這些都是做老師應具有的最基本的條件,同時這也是你自身的一些優(yōu)勢;此外,立志做老師的精神值得部分教育者學習,有了積極進取的職業(yè)精神才是工作的最強動力,可以看出你準備充分。我相信你成為老師不久,一定會是一位被大家認定的優(yōu)秀的老師。”第二次我在初二年級上了一堂課,除了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我課后還向?qū)W生了解了他們聽課后的感受及我的教學情況,學生們積極熱情的回答我說:“老師的課上得很棒,但能多與我們進行課堂學習互動就更好了。”第三次,初一年級的學生們告訴我:“老師的語速有些快?!甭犃死蠋熀蛯W生們的意見和建議,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的注意和改進。同時,我在指導老師積極的工作精神和學生熱情的學習態(tài)度中了解并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如:怎樣進行作業(yè)布置和作業(yè)批改;怎樣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情緒;怎樣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機智化解課堂的突發(fā)事件;把預習內(nèi)化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善于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反思;給予學生鼓勵和正確的評價;學會正確、有效、熟練、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等。在他的工作作風中,我看見了踏實過好每一天的燦爛笑容,他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把工作當做

享受,是一位生活幸福的老師。我很感謝指導老師在學習上給與我的幫助,在工作時給予我的肯定和鼓勵,我崇敬他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給了我追求的啟示,也算是人生感觸。我也相信自己一定會越做越好。

篇5

美國教育工作者有這樣一種認識:“教育機構(gòu)根據(jù)學生修完課程并考試合格來頒發(fā)畢業(yè)證書,這一事實并不意味教育機構(gòu)的目的完全是傳授知識”。他們認為,“雖然人們習慣了把人看作主要是理性的動物,但新近的思想提請人們注意人的無意識的欲望和情操,那些欲望和情操是掩蔽的有時甚至支配人的理性?!币虼藢W校要關(guān)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質(zhì)是在朝著理想的目的訓練天賦能力的過程中形成的。世俗的至善是將自我奉獻給高于自我的理想——為真理和他人而獻身?!保ü鹞瘑T會《論中等教育》)

在這種教育觀念影響下,美國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于語文教育目標的認識并不只限于工具性方面,而且還意識到它關(guān)系到“民主制度精髓的集體思想和判斷的基礎”。在有的語文大綱中還明確語文教學要擔負“交流情感、思想、觀點、價值取向、經(jīng)驗和信息”的任務,認為語文教育是“實現(xiàn)培養(yǎng)有見識,能思考的公民這一教育中心目的的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正因為如此,在美國中學語文課本的編寫中十分重視對課文內(nèi)容的選擇。筆者見到的各種美國語文教材,無不貫穿著美國社會的價值取向、價值觀念。有許多課本都選有美國光榮歷史和英雄事跡的文章,在每篇課文后面,一般都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提示:A、聽說讀寫的技巧;B、理解和分析課文問題;C、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D、課文內(nèi)容對人生有哪些好的啟示。

美國的語文教師十分注意利用課文,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次,筆者去紐約州布法羅市一所中學聽語文課。這節(jié)課講授的課文內(nèi)容是歷史和傳說中的英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討論神話傳說中的和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們具有的優(yōu)點和弱點及其對人類的貢獻。教師很重視挖掘課文內(nèi)容,正在與學生結(jié)合課文討論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為,從古代說到現(xiàn)代。教師提出的討論問題如下: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為?

古代英雄和英雄行為是什么樣的?

現(xiàn)代英雄和英雄行為是什么樣的?

假如英雄生活在你們中間,你能否與他友好相處?

學生們根據(jù)不同的認識來回答這些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jié),幫助學生既弄清了課文內(nèi)容,又樹立起正確的作人標準。這節(jié)語文課的強烈思想政治性是筆者始料不及的。筆者赴美國考察前,總以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學校教學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到美國后才發(fā)現(xiàn)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這位語文教師之所以這樣安排教學內(nèi)容,是嚴格按照美國紐約州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其實,任何國家的學校教學都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語文課更是如此,關(guān)鍵在于是否恰當和得法。

筆者還看到過一份有關(guān)美國語文教學研究文章中介紹的一段教學實錄:

師:泰瑞,“生活并不總是水晶階梯”詩中這一行,作者指的是什么?

生1:是指生活并不總是很完美的,有時會有些困難。

師:你為什么這么認識呢,泰瑞?

生1:是這樣的,詩歌中提到媽媽說她生活的階梯上有些“假縫”。

師:分析的很好,泰瑞。在實際生活中“假縫”指的是什么呢?喬依。

生2:那種使人傷心的事。

師:對的,喬依。你生活中曾經(jīng)有過這種難過的事嗎?

生2(想了一下):去年秋天我不能成為足球隊隊員時。

師:那確實是令人難過的,喬依,但你不能屈服。我今天早晨還看見你在外面練球呢。

老師接著介紹休斯寫的短故事《謝謝你,是我的》。這篇課文敘述的是一個老婦人的錢包被人搶去,又被好心人奪回送還給她的故事。對于課文中的生詞,老師讓學生通過上下文和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來理解,然后引導說:“設想一下,你是那位老婦人,晚上很晚了下班往家里走,一個人從你身邊跑過去,搶走了你的錢包。想一想,寫下你最突出的感受”。所有學生都在沉思。然后學生們寫道:“恐懼”、“憤怒”、“討厭”、“孤獨”、“瘋狂”。教師讓學生默讀課文接下來的三頁,了解故事最后的結(jié)局,體味善與惡。最后,布置學生寫作文,比較休斯寫的《謝謝你,是我的》和上一星期所學的海明威的短故事,寫出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美國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視語文課中的美育。他們反對在教學中將認知教學同審美教育割裂開的做法。對于這種割裂開的做法,有的學者批評說:“這里似乎存在著兩個互相排斥的世界:一個是掌握知識結(jié)構(gòu)的世界;另一個是為生活的質(zhì)的方面,為感情的抒發(fā),為探究想象的實在而保留的世界。這不僅歪曲了藝術(shù)的性質(zhì),而且模糊了藝術(shù)對于人的經(jīng)驗的深刻意義。認知學習由于缺乏審美的方面而變得非個性化和專業(yè)化,無感情的知識和無理智的激情之間的裂縫加寬了;于是,在精神上把握認識世界的各種方式就顯得困難了?!被谶@種認識,他們反對把語文僅僅當作是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學科。認為這樣只能使認知與感知、情緒與想象之間的聯(lián)系割裂開來。

美國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選有大量的文學體裁的課文。美國的語文教育工作者認為文學的教學是審美教育的最好范例。他們認為,作為教師的批評家,就是一個“提供新的知覺并賦予它們新的價值的人”。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有足夠的知覺力,能夠?qū)唧w作品的性質(zhì)作出評價,使學生能夠看懂或聽懂這些藝術(shù)作品。而這些正是學生獲得審美素養(yǎng)的必要基礎。這些啟蒙工作最好是由語文教師來進行。

紐約市的語文綜合課程綱要強調(diào)“文學是力量和美二者的結(jié)合。它是人類經(jīng)驗的一面鏡子。它可以反映人類的動機、沖突、價值取向和傳統(tǒng)?!边@份綱要要求紐約地區(qū)從幼兒園開始就要教學生講故事、朗誦詩歌。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提出了“提高欣賞文學的能力”的要求。在小學三年級,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被故事所渲染的特殊情調(diào)深深吸引”。在小學五年級,要做到“通過人物的特點來認識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討論能把所有人連在一起的共同情感和渴望的文章”,“體會詩歌的音樂感,提高自身的欣賞水平?!逼吣昙墸ǔ跻唬┠軌颉皯梦膶W討論自我和社會?!本拍昙墸ǔ跞┠軌蛴懻摗拔膶W中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十一年級(高二)能夠“評價文學作品中提出的道德倫理問題。”十二年級(高三)能夠“以文學作品和個人經(jīng)歷為基礎進行判斷”。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美育,美國教育工作者提倡語文、音樂、美術(shù)和其他學科的教師統(tǒng)一開展工作。他們認為,對于個別藝術(shù)形式的感知是不夠的。教師要檢驗各種見識和活動方式能否適用于學生對于已創(chuàng)作出來的事物、物體和事件的識別力和理解力。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使學生將藝術(shù)與理解結(jié)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美國教育工作者有這樣一種見解:“審美‘態(tài)度’就是不斷活動,不斷探索和檢驗——它與其說是態(tài)度,還不如說是行動:創(chuàng)造和再創(chuàng)造”。

筆者在參觀美國中小學時,經(jīng)??吹浇淌依飻[滿了學生的繪畫和手工創(chuàng)作。這些都是學生們在學習完語文之后,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發(fā)揮想象力,在語文、美術(shù)老師指導下完成的藝術(shù)作品。筆者曾看到有近半面墻大小的四季圖,這是學生們根據(jù)課文描繪出的一年四季的景象:在春雨的滋潤下綠樹茁壯成長,農(nóng)民正準備耕作;夏季陽光普照,蜜蜂正在勤勞地采蜜;秋天落葉紛紛,但五谷豐登;冬天白雪皚皚,各家各戶的房子煙囪正在冒著熱氣。筆者還看到,在許多教室后面的玻璃書柜內(nèi)外都擺滿了用硬紙、塑料、布頭制作的各種小木偶。這些小木偶其實都是語文課文中的人物,從王子、公主到強盜,甚至宇宙人應有盡有。這些都是實踐上述教育見解的產(chǎn)物。